或加枳壳、砂此足太阴、厥阴药也。治虚损劳伤,咳嗽潮热虚损∶一损肺,皮槁毛落;二损心,血液衰少;三损脾,饮食不为肌肤;四损肝,筋缓不自收持;五损肾,骨痿不起于床。
则虚实之辨,若天渊矣,明者幸求之证焉。是方也,有人参、黄、甘草、白术,所以补中;有陈皮,所以利气;有柴胡、升麻,所以升举陷下之阳,清阳升则浊阴自降。
三阳经表证未解,而用承气汤以攻里者,此下之早也;下之早则里虚,里虚则表邪乘之而入,三焦皆实,故心下至少腹硬满而痛不可近也。佐以桂枝,取其解肌;佐以杏仁,取其利气;入甘草者,亦辛甘发散之谓。
前阴利水,后阴利谷,寒邪客之,则不能禁固,故下利也。复用蜡者,取其浓肠胃云尔。
《宝鉴》曰∶恐则气下,精怯而上焦闭。饮入胃中,听胃气之升者,带柴胡出表;胃气之降者,带黄芩入里;一和而表里之邪尽服,未尽者加工治之,不相捍格矣。
气虚者,补之以甘,故用人参、白术、茯苓、甘草。足少阴肾脉侠舌本,足太阴脾脉连舌本,手少阴心别脉系舌本,三经虚则痰涎塞其脉道,舌不转运而不能言;或三脉亡血,舌无血荣养而喑。